当前位置:首页 > 美食养生 > 正文内容

感冒了喝碗粥

生活百科6年前 (2019-11-12)美食养生388
冬天感冒大都由风寒引起,其实,平时多喝粥能食疗,加了特殊食材的粥,尤利于防治感冒。

冬天感冒大都由风寒引起,其实,平时多喝粥能食疗,加了特殊食材的粥,尤利于防治感冒。

风寒感冒表现为发热、畏寒、无汗等症状。对于老年人来说,平时不注意预防,或得了感冒不及时治疗,会降低身体抵抗力,加重其他疾病如慢性气管炎、高血压、心脏病等。

冬季感冒时可多食热粥,有助于发汗、散热、祛风寒。同时,感冒后人胃口差,肠胃消化系统不好,喝粥促进吸收。另外,有些药对肠胃刺激大,喝粥可保护胃黏膜。

冬日煮粥以大米最好。大米性味甘平,有和胃气、补脾虚、壮筋骨、和五脏功效,而其他米如小米、糜子米、薏米都属性味甘、微寒的食物,不是很适合冬日食用。

煮粥时可加入一些具有食疗作用的特殊食材。

生姜苏叶粥:生姜是对付发烧、打喷嚏、咳痰等症状的最好“武器”,也是中医常用的药材,有祛痰、祛寒、补气、除痘、平喘的作用;苏叶也有发散风寒的作用。苏叶10克、生姜3片,将白粥熬好后放入,再开锅就可食用。

生姜大枣粥:效果与生姜苏叶粥相似。将米放入锅中简单干炒一下,再放入水,拌匀后,放入大枣和生姜片,文火慢煮,直到粥熟,放入少许盐。

这两种粥温热效果很强,幼儿、眼睛严重充血和患痔疮的人不宜食用。

杏仁粥:杏仁(去皮)20个左右,大米50克。粥快熟时加入杏仁继续煮至熟,然后加少许白糖或食盐。可止咳定喘、祛痰润燥。

防风粥:防风15克,葱白2根,生姜3片,大米50克。粥快熟时加入防风、葱白和生姜,可适量加盐。可清热祛风、散寒止痛,适用于风寒感冒引起的畏寒发热、骨节酸痛、鼻塞声重、肠鸣泻泄等病症。

喝粥注意温度,不能过烫,以免伤害黏膜,也不能过凉,以免影响疗效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shjkbj.com/3114.html

标签: 标签1标签2
分享给朋友:

“感冒了喝碗粥” 的相关文章

“药食同源”要认清 莫学神农“尝百草”

“药食同源”要认清 莫学神农“尝百草”

现代很多人对“药食同源”的认识已经违背了它最初的本意,简单地从字面上认为食物与药物之间可以划等号,在治病或者调理身体的时候盲目把药物当食物去使用,或者夸大某些食物的药用价值,以食物去追求其治病的作用。 脱发要吃何首乌、肾虚进补枸杞、补血来点当归和人参……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“养生经”,不知道让...

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

都说粗粮养生好 四类人群并不适

粗粮本身不易消化,且营养不全面,吸收率低,因此粗粮虽好却不适宜所有人群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养生越来越重视,饮食习惯也由“细”变“粗”。营养专家认为,荞麦、大豆、玉米、紫米、燕麦、红薯等粗粮一能“消灭”胆固醇;二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和癌症的风险;三能促进消化功能,缓解便秘和平衡...

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

舌尖上的辛温调味品紫苏

紫苏有着草本植物特有的清新气味,微苦,带一点薄荷的清凉,适合给厚重的油脂做点缀,也能为鲜味增添层次感。 紫苏是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,叶片卵圆,单面或双面呈现紫色者为紫苏,叶片纯绿者为白苏,两者性味相似,常混作一谈。 紫苏古称“桂荏”,“荏”为白苏,萌发之初风姿怯弱,颇得文人墨客的喜爱。《诗经...

“莲”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

“莲”的一身都是宝 药食两用都挺好

从中医角度看,莲的一身都是宝。除食用,观赏外,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,可谓“全株皆可用,妙用无穷”。 莲花又名荷花、中国莲、水芙蓉。“莲,花之君子者也。”莲,向来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歌咏的对象,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更为世人称赞。 从中医角度看,莲的一身都是宝。除食用,观赏外,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,可...

中医角度解读“桃养人,杏伤人,李子树下埋死人”

中医角度解读“桃养人,杏伤人,李子树下埋死人”

桃、杏、李三种水果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。从药物的角度而言,桃、李、杏三者却对于人们身体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。 桃、杏、李三种水果一直以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。它们不仅是食物,也是药物。作为食物而言,桃、李、杏三种水果都美味可口。然而,从药物的角度而言,桃、李、杏三者却对于人们身体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...

三伏消暑选绿豆 正确食用学问多

三伏消暑选绿豆 正确食用学问多

今年三伏出现持续高热天气,食用绿豆确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是比较理想的止渴消暑食材。 今年三伏出现持续高热天气,立秋后天气还会炎热一段时间,就是俗称的“秋老虎”,民间也有“立秋反比大暑热,中午前后烤似火”的俗语。 食用绿豆确实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是比较理想的止渴消暑食材。专家介绍说,绿豆属于杂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