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运动养生 > 正文内容

晨练达效果 把握六重点

生活百科6年前 (2019-11-12)运动养生603
晨练活动,会使人精神振奋,体力充沛。如果晨练只满足于形式上的运动,不仅起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,有时还会引起不良的反应。

晨练活动,会使人精神振奋,体力充沛。如果晨练只满足于形式上的运动,不仅起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,有时还会引起不良的反应。为使晨练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,把握六重点至关重要:

选好场所 要选择空气新鲜的晨练运动场所,最好在学校、机关、工矿的体育场馆、公园等处的跑道、操场、健身房进行晨练,也可选择比较平坦空旷的地方进行,避免在煤烟弥漫的庭院或车辆频繁往来的马路上进行锻炼。在有风的情况下,应选择上风向。在锻炼时间的选择上,应尽量避开逆温出现的时间,一般清晨的空气是较清新的。

循序渐进 由于早晨刚从睡眠中醒来,身体各组织器官处于抑制状态,加之早晨气温低,关节、肌肉和韧带僵硬。因此,锻炼要循序渐进,先做准备活动,动作速度由慢到快,力量由小到大,拉压韧带练习由轻到重,跑步距离逐步加长。先进行轻微的运动,可以使周身的毛细血管打开,肌肉关节随时放松。切记一开始就猛跑急跳,进行剧烈运动,否则,就会突然加重心脏负担,造成恶心、呕吐现象,对身体非常有害,还容易发生运动损伤事故。

因人而异 有人晨起空腹锻炼感到轻松愉快,无任何饥饿感觉,并且习以为常。有些人在空腹锻炼时就感觉不适(心脏或胃等部位“发虚”),吃东西后再练就能缓解,因此在晨练前就应喝点饮料、吃点东西,不应强调空腹锻炼,不过进食量不宜过多。

形式多样 晨练形式应当多样,速度、力量、灵敏、柔韧练习可穿插安排。健身项目繁多,可因人而异,一般以慢跑、徒手操、舞蹈、网球、太极拳、气功等为宜,既可锻炼身体,又能调节精神。另外,运动前要到医院做全面检查,了解健康状况,以便合理选择项目,确定适宜的运动量,便于在运动中进行自我医务监督。

间歇锻炼 老年人参加晨练健身宜做间歇锻炼,在晨练时最好有个同伴,边锻炼边聊天,既能活跃晨练气氛又可互相照应。身体有病时,如感冒发烧或身体特别疲劳时,应暂停锻炼,待身体恢复后再行健身活动。

要有规律 按时晨练,持之以恒。每次晨练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,晨练时要精力集中,晨练后要做放松活动。要注意定期体检,及时了解身体状况,根据身体健康情况调整和确立晨练健身计划,使晨练活动切实达到强身健体之目的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shjkbj.com/254.html

标签: 标签1标签2
分享给朋友:

“晨练达效果 把握六重点” 的相关文章

健身常做“手跑”运动

“手跑”运动花费时间不多,对运动器具和场地要求较宽,尤其适合有残疾的老年人,不仅能收到与慢跑相同的健身效果,而且还有助于防治老年人常见的肩周炎、关节炎等疾患,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健身活动。 “手跑”就是以“手”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健身活动。“手跑”前的热身活动,可以活动手指的关节,甩动腕部、臂部和肘部...

神经衰弱治疗操

动作:从右向前俯身,以腰为轴,继面向人固旋转、舒身上起,转一整圈归于原位。接着从左向前俯身,以腰为轴,向右旋转、舒身,上起,转一整圈归于原位。旋转时以脐为圆心,鼻朝脐的方向,旋转速度要缓慢、均匀、轻松、意静。每天睡前在床上反复作16~32次。 预备式:双手放在两膝盖上方、放的位犹以舒适、放松为度...

运动防治脉管炎

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中、小动静脉的一种闭塞性疾病,好发在下肢。大多因精神抑郁、寒冷刺激、过多吸烟等因素,使血管处于痉挛状态所造成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中、小动静脉的一种闭塞性疾病,好发在下肢。大多因精神抑郁、寒冷刺激、过多吸烟等因素,使血管处于痉挛状态所造成。健身运动可以使痉挛的血管放松,还可提高身...

健身运动提倡“小登山”

生活在平原和大都市的人,真正登山运动的机会并不多,因此,有关专家针对城市高层建筑增多的特点。提倡以登楼梯来代替登山,甚至有人干脆把登楼梯称为“小登山”。 生活在平原和大都市的人,真正登山运动的机会并不多,因此,有关专家针对城市高层建筑增多的特点。提倡以登楼梯来代替登山,甚至有人干脆把登楼梯称为“小...

拍拍打打强筋骨

拍打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健身法,有强筋壮骨、活动关节、促进血液循环、增强内脏功能和代谢的作用,对中老年人尤为适用。 拍打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健身法,有强筋壮骨、活动关节、促进血液循环、增强内脏功能和代谢的作用,对中老年人尤为适用。拍打头部:站立式拍打,可站好后全身放松,垂肩坠肘拍打;走式拍打,慢步行走,边...

运动未必都有益健康

全国各地大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,那些持“生命在于运动”者,当因时而宜、因人而宜选择运动方式。盲目运动,不仅达不到运动健身目的,而且会留下隐患。 全国各地大都进入最寒冷的阶段,那些持“生命在于运动”者,当因时而宜、因人而宜选择运动方式。盲目运动,不仅达不到运动健身目的,而且会留下隐患。 首先,要选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