放风筝中的养生哲学
眼下,正进入放风筝的好时节。周末,趁着春光明媚,带着全家一起到返青的郊外或者迎春花开的公园,放飞风筝,放松身心,真是令人喜不胜收。放风筝一直都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健身活动,其中蕴含不少养生哲学。
吐故纳新 在春天放风筝,对人们身心健康大有裨益。宋代李石在《续博物志》中写道:“春回放鸢,引线而上,令小儿张口仰视,可以泄内热。”人们在漫长的冬季,久居室内,内热积聚,气血郁结,急需充足的日光和新鲜的空气沐浴涤荡,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,加强肺呼吸容量。人们踏着松软的泥土放飞风筝,尽情呼吸新鲜空气,引颈远眺,极目云天,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,改善血液循环状态,清心肝之火,散内结郁热,有祛病健身之功效。
健脑益智 放风筝的过程也是一项健脑运动,需要全身心投入。仅仅处理好放风筝和风向、风速的关系,就会让放风筝者动一番脑筋。放风筝放线收线讲究一张一弛,收放自如,既要掌握角度,又要保持平衡,风筝才能在空中自由飞翔。
现代保健医学的研究也表明,在明媚的春光里踏青放风筝,不仅可以舒展筋骨,还使人情绪开朗、心境愉悦。放飞时,大脑高度集中,无疑会消除人的内心杂念;放飞者极目蓝天,其心胸也会感到开阔;此外,春季草长莺飞,触目皆景,放飞风筝,是一次人与自然的美好对话。因此,国内外有些医院和疗养院采用“风筝疗法”,治疗精神抑郁、神经衰弱、小儿智力不全等症,收到了神奇的疗效。
缓解颈椎病,改善视力 经常放风筝,可以保持颈椎、脊柱,保持韧带的弹性和椎关节的灵活性,增强骨质,对颈椎起到保护、固定作用。加强颈椎、脊柱的代偿功能,既不损伤椎体,又可预防椎骨和韧带的退化。放风筝时,眼望天空,头向后仰,还可使颈项部的肌肉得到放松,有利于保持颈椎的生理弧度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促进颈椎病的康复。放风筝对保护视力也有积极的作用。清代富察敦崇在《燕京岁时记》中说:“儿童放之(风筝)空中,最能清目。”青少年长期伏案学习,容易引起视力疲劳和近视。课余之时常放风筝,抬眼望向蔚蓝的天空中飞翔的风筝,可以消除眼肌疲劳,调节和改善视力,预防近视和弱视。
延年益寿 放风筝并非少儿的“专利”,老年人也可以与家人、孩子一起到郊外放风筝,在嬉笑和欢呼声中,享受融融的天伦之乐。同时,在踏青郊游、在追风蹁跹中,老人可以暂且忘记年龄差距,“莫想老,常思少”,不拘年岁行辈,多与青年少儿交朋友,人老心不老,萌发童心,焕发精神。不妨与孙辈来场竞赛,在青青麦野追逐,看谁的风筝飞得远、飞得高;也可以像清代戏剧家孔尚任《风筝》诗里写的那样,因天公不作美,风力不足,和无赖小儿“手提线索骂天公”“人人夸你春来早,欠我风筝五丈风”,这份风趣俏皮、无忧无虑,这份难得的忘年之乐,多么让人怀恋啊。
“又是一年三月三,风筝飞满天,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,走回到童年……”伴着这首清亮亮、脆生生的儿歌,我们到早春的原野去,沐浴“吹面不寒杨柳风”,扯起那只翩翩起舞的风筝,放飞的是美丽心情,收获的是健康体魄,湛蓝的天空中,写满了我们对春天的憧憬与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