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四季养生 > 冬季养生 > 正文内容

冬藏时节话养生

生活百科6年前 (2019-11-12)冬季养生659
冬藏,既是大自然植物与动物的生长规律,也是人类一条养生的原则,同时也体现了“天人相应”的中医原理。

冬藏,既是大自然植物与动物的生长规律,也是人类一条养生的原则,同时也体现了“天人相应”的中医原理。所谓“冬藏”,就是指人到了冬天,应该养精蓄锐、休养生息,以利来年应对春生、夏长、秋收的付出和收获。

补 益

民间有“入冬进补”的习俗。所进补品多数为参茸滋补之类,尤其是红参、高丽参者居多,如将红参片用雏母鸡或刚会啼的雄鸡炖食。为了解决“补得进”而不致产生上火的补益反应,人们利用“阴阳平衡”原理,先用麦冬煮水,取汁后再入红参(或高丽参)炖服。为了避免助邪化火,不少医生都会根据求医者是否存有积火、积湿、积痰而采取不同措施。对身体虽虚而有积火积湿积痰者,先开几服清火利湿消痰的中药给准备补益者,待邪清后再补。

对于老年人的补益。由于老年人多数会出现“年老体虚”,但又有“年老血瘀”的情况,因此多主张在参类补药中,加入活血化瘀之田七,而最好是研成“参七粉”(即红参与田七按比例研粉)少量多次食用。早上服用,效果更佳。

儿童冬食进补,多数应以健脾胃为主,不宜大补气血阴阳。为此,多主张用太子参、白糖参之类既补益脾胃之气,同时又是偏于缓补益气之药,或是加用白鸽肉炖服,更为有益。当然,对于那些处于发育期的少年男女,还可以加入田七炖服,以收到化瘀生新的目的。

总之,冬季的保健用药,应该围绕着“藏精益气”上作文章,少用一些清解药。当然,对于一些体质属“热身”者,也不能拘泥“冬藏”,这是中医“因人而异”的治疗与保健原则。

保 暖

重视保暖,也是“冬藏”的重要环节,尤其是对于老弱病残者。进入冬天,既有室内外温度高居不下的暖冬,也会出现因寒流南下而气候急剧下降的寒冷天气。这种急剧下降的天气,容易使人患上风寒感冒、风湿骨痛、心血管疾病。因此,应该重视随气候变化而加衣。

睡 眠

为了适应“冬藏”,应该适当增加睡眠时间。冬天应该提倡早睡,适当多睡,以达到养精蓄锐的目的。当然,在夜间保证8个小时睡眠的情况下,午睡可以适当减少。

锻 炼

冬季进行运动锻炼如何体现“冬藏”呢?一是不主张太早晨练,二是不能运动得“汗流浃背”,以免伤气,同时也避免因出汗受寒而造成风寒感冒,最好的活动还是散步与打太极拳,不宜进行激烈运动,尤其是年老者,不要冒着严寒而做一些超体力的运动。

防 病

感冒、支气管炎、心血管病是冬天常见病。对于防治感冒,一是衣着防寒,二是对免疫力差的人,使用参芪一类补益药扶助正气,以防感冒。对于有积火者,应该及时用清热药清解积火。对风寒感冒初发者,可以用姜茶汤一类进行保健。

冬天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多发季节,凡有“老慢支”病史者,应该注意防寒保暖,尤其是注意颈部、背部保暖。在室内生活时既要保温,又要常开窗户,呼吸新鲜空气。一旦出现咳嗽,不要马上止嗽,以利于痰液排出,还要用一些诸如杏仁、川贝、橄榄煲猪肺的食疗药膳调治。如病情加重要及时到医院诊治。

冬天,由于骤寒,对人体心血管是一种恶性刺激,容易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和复发,出现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。为此,易患人群不要顶风冒寒,如遇到心前区疼痛时,要及时使用“心药”(如心灵丸、心宝、麝香救心丹之类)。有心梗先兆者,要马上到医院急诊,以免发生危险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shjkbj.com/1820.html

标签: 标签1标签2
分享给朋友:

“冬藏时节话养生” 的相关文章

“老风湿”冬天晨练莫贪早

“老风湿”冬天晨练莫贪早

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,也是一种长期慢性病,在寒冷季节来临、气温下降时,会使血流缓慢,加大了关节活动时的阻力,使关节疼痛加重,很多人依靠止痛药来减轻疼痛。 常大爷是多年的“老风湿”,进入冬天,气温变化,这几天关节又开始肿胀、疼痛,让他感觉难以忍受,于是又开始频繁求助于多年服用的止痛...

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

阴盛冬季咋保健 中医火灸祛风寒

火灸疗法是从灸法演变而来,不仅运用灸疗的经络热效应,又结合中药外敷法,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、疏通经络、扶正祛邪,激活机体免疫功能,达到防病治病、强身健体的目的。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,寒冷的冬季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,如果人体阳气不足,势必会造成寒邪入体,身体抵抗力变低,蕴生各种疾病,对于老人等体虚人...

天气骤冷 小心心梗发作

进入大雪节气,急性心梗病势汹汹,预防保健尤显重要,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,急性心梗病势汹汹,预防保健尤显重要,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。 进入大雪节气,一年一度的严寒季节又将来临;我国大部分地区,尤其是北方多个省份,气温骤降,研究指出,寒冷天气的低气温和多风天气会引起皮肤血管收...

冬季寒风来袭,小心吹“歪”脸

冬季寒风来袭,小心吹“歪”脸

冬季气候寒冷,是面瘫病的高发季节。患者以 20-40 岁的男性居多,病因一般是感染了嗜神经、带状疱疹等病毒,又在过度劳累或面部长期吹风等因素下而诱发。 寒风能够将脸“吹”歪,这个说法似乎不可思议。然而每年冬季,在很多人的脸上却验证了这一说法:口鼻歪斜、流口水,连最基本的抬眉、闭眼、鼓腮等动作...

冬季养阳是关键 起居养生8要点

冬季养阳是关键 起居养生8要点

冬三月草木凋零,冰冻虫伏,自然界万物闭藏。冬季养生要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,以敛阴护阳为原则。 冬季的自然界阴盛阳衰,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,故养生专家建议,冬季养生应该顺应自然界闭藏的规律,以“敛阴护阳”为根本。 入冬后,天气转寒,因此“敛阴护阳”的主要内容就是“祛寒就温”。一...

冬季高发慢阻肺 日常预防尤为重

冬季天气干燥寒冷,刺激呼吸道,容易引发慢阻肺急性发作。冬季雾霾天气增加,空气中弥漫大量污染物和病菌,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,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。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3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,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。专家介绍说,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慢阻肺)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