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四季养生 > 冬季养生 > 正文内容

果蔬预防冻疮

生活百科6年前 (2019-11-12)冬季养生671
芝麻叶连续使用5~7天,即可有效预防冻疮或减轻冻疮症状。

芝麻叶:鲜芝麻叶适量,放在生过冻疮的部位,用手来回揉搓20分钟左右,让汁液留在皮肤上,1小时后再洗去,每日1次,连续7~10天。

西瓜皮:吃西瓜时,将西瓜皮适当留得厚一些,形成白中稍带红的样子,用它轻轻揉搓生过冻疮的部位,每次3分钟,每日1次,连续10天为一疗程。

红辣椒:红辣椒10克,去子切碎,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,再加樟脑3克摇匀,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,每日2次,连续1周。或将辣椒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一星期后,涂冻疮患处。此法对已有的冻疮具有较好的消炎、镇痛、去痒作用。

鲜生姜:鲜生姜60克,捣烂,加入白酒100毫升,浸泡3天即成。使用时用消毒棉签沾药液外搽生过冻疮的部位,每日2次,连续1周;用新鲜生姜片涂搽常发冻疮的皮肤,连搽数天,可防止冻疮再生;若冻疮已生,可用鲜姜汁加热熬成糊状,待凉后涂冻疮患处,每日2次,连涂3天,就会见效。

茄子根:白茄根60克,花椒10克,水煎熏洗易患冻疮处,每日1次,每次10~30分钟,1日1剂,连续1周。或将白菜、茄子根等量洗净后煎浓汤,趁热洗患处,每日早晚各一次。

白箩卜:将萝卜切片,用电炉或炭火等热源烘软,贴在冻疮患处,继续烘烤,距离与热度以感觉舒适为度,直到冻疮处有发痒的感觉为止。

鲜山楂:山楂1枚置于火炉上烧熟变软,稍冷后搓成泥状涂患处,同时将患肢置于火炉上方烘烤,边涂边轻揉患处皮肤,直到山楂泥变干,洗去楂泥即可,每日治疗3~5次。

以上几种方法任选一种,连续使用5~7天,即可有效预防冻疮或减轻冻疮症状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shjkbj.com/1818.html

标签: 标签1标签2
分享给朋友:

“果蔬预防冻疮” 的相关文章

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“运气”

阴阳交接到节点 养生更要看“运气”

中医学十分注重气化运动,冬至是阴阳气交接的重要节点;中医注重天人相应,顺时养生,五运六气是自然宇宙存在的一种客观规律。 “天时人事日相催,冬至阳生春又来”。12.22日是冬至,它既是一个重要的节气,也是一个传统节日。南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载“十一月冬至,京师最重此节……一如年节”,民间尚有...

天气骤冷 小心心梗发作

进入大雪节气,急性心梗病势汹汹,预防保健尤显重要,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,急性心梗病势汹汹,预防保健尤显重要,中医自古以来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。 进入大雪节气,一年一度的严寒季节又将来临;我国大部分地区,尤其是北方多个省份,气温骤降,研究指出,寒冷天气的低气温和多风天气会引起皮肤血管收...

冬季高发慢阻肺 日常预防尤为重

冬季天气干燥寒冷,刺激呼吸道,容易引发慢阻肺急性发作。冬季雾霾天气增加,空气中弥漫大量污染物和病菌,经过呼吸道进入肺部,增加慢阻肺的发病风险。 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11月第3周的周三定为世界慢阻肺日,旨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。专家介绍说,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慢阻肺)是一种具有气流阻塞特征的慢性...

冬季发冻疮 预防知识知多少

冻疮好发于耳部、鼻部、面颊、足跟、手指和足趾远端,有时大腿、小腿和臀部可见深在性冻疮。患者常感觉皮肤冰冷、麻木、活动困难,伴有瘙痒感,灼热感或疼痛感。 冻疮是冬季常见的一种皮肤病。它是由于气候寒冷、环境潮湿等因素引起局部皮肤产生的一种异常炎症反应。临床表现多为单个至多个红色甚至蓝紫色斑疹、丘疹或...

宝岛台湾的冬令进补

进入冬季,人们开始重视“冬藏”,此时食补易于被人体吸收、利用和贮藏,可使人体元气充沛,体质增强,我国台湾的补冬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,在立冬开始就盛行进补,谓之“补冬”。 进入冬季,人们开始重视“冬藏”,此时食补易于被人体吸收、利用和贮藏,可使人体元气充沛,体质增强,以利来年春天更好地拼搏。我国台湾...

冬季养肾需“闭藏”

肾主冬,主骨生髓,在冬季要注意肾脏和相应功能的保养。冬季肾养生需“闭藏”,意思是冬天要关闭所有的气机进行收藏,人体新陈代谢相对缓慢,阴精阳气均处于藏伏之中,此时应注意保存阳气,这个只要简单的“早睡晚起”一招就可以实现。 《黄帝内经》认为“冬主肾”,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”。冬季草木凋零,是自然界万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