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养生文化 > 正文内容

神经衰弱自我锻炼

生活百科6年前 (2019-10-18)养生文化586
神经衰弱是常见病。主要症状是精神疲倦、神经过敏、失眠、多疑、焦虑、抑郁等。本病属中医“不寐”、“心悸”、“郁证”等范畴。自我锻炼疗效甚好。

神经衰弱是常见病。主要症状是精神疲倦、神经过敏、失眠、多疑、焦虑、抑郁等。本病属中医“不寐”、“心悸”、“郁证”等范畴。自我锻炼疗效甚好。

站马步桩:两脚开立,距离相当于三只脚的长度,大腿屈膝蹲平,脚尖里扣正对前方,挺胸、塌腰、落臂,身体重心落于两腿之间。每天练习2次,每次5~10分钟,不但培养元气,还可调节气息,给人以神智清晰、心情舒畅、精力充沛等感觉。站马步桩练一周,疗效显著。

打太极拳:打太极拳时要排除杂念,集中精力,使中枢神经系统得到休息调节,改善恶性循环,故对神经衰弱效果很好。神经衰弱者初练以“简化太极拳”为好,动作简少,易学。每次打1~2遍均可。

捏脊:神经衰弱多伴食欲不佳、消化功能紊乱。捏脊可调整植物神经功能,使食欲旺盛、消化良好。自我捏脊虽不方便,但可捏背部中下端。请家属或医生由上到下一捏一松,反复2~3分钟,每日1~2次。

自我按摩:失眠时按揉小天心(大小鱼际之间)、内关穴各100次。擦涌泉穴,即用一只脚擦另一只脚的脚心部,由涌泉穴擦向足趾方向,各擦50~100次。头痛、头晕时可按摩太阳、风池、风府等穴位及颈部。

气功疗法:仰卧于床,两臂伸直,放于体侧或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放于腹部,两腿稍分开,身体各部都要放松、自然,排除杂念。呼吸时注意腹部起伏变化,吸气时腹部收起,呼气时腹部还原,呼的时间要比吸时长,并要缓慢,忌憋气和用力过猛,思想随呼吸集中丹田,慢慢使自己入静。常练可改善睡眠,调节中枢神经功能,控制情绪。

这几种自我锻炼法均宜早晚进行,特别是晚上,可促进精神收敛,有助睡眠。起居规律、劳逸结合等也有助于治疗康复。

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。

版权声明:本文由生活百科发布,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本文链接:http://shjkbj.com/151.html

标签: 标签1标签2
分享给朋友:

“神经衰弱自我锻炼” 的相关文章

黄庭坚《咏竹》养生解读

黄庭坚《咏竹》中说的“江南二月天”是指农历二月的江南,按照阳历一般为三四月,是春季野菜最多的时候,也是口感最好的时候。 咏竹 宋·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, 蕨芽初长小儿拳。 试寻野菜炊香饭, 便是江南二月天。 【古诗今译】 竹笋才生长出来,如小黄牛的牛角一样。蕨菜的嫩芽也初步长成了,如婴儿的拳头...

忧愁时候抚琴吟唱

自有古琴以来,琴歌就一直伴随着古琴。《尚书·益稷》记载:“博拊琴瑟以咏。”《琴史·声歌》中曾提到:“歌则必弦之,弦则必歌之。”又说“子夏弹琴以歌先王之道”。 自有古琴以来,琴歌就一直伴随着古琴。《尚书·益稷》记载:“博拊琴瑟以咏。”《琴史·声歌》中曾提到:“歌则必弦之,弦则必歌之。”又说“子夏弹...

什么是养生?我们该如何养生?

什么是养生?我们该如何养生?

  学习中医养生知识可以让你身体变得更健康,少受疾病的侵扰。我国的中医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,那么有多少人是真的了解,什么是养生的呢?中医养生又该如何操作呢?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中医养生的常识!    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。那么,什么是养生?为什么要养生?如何养生?让我们从养生文化高...

睡有好眠 | 真正会养生的人,从来不养生

睡有好眠 | 真正会养生的人,从来不养生

  人越到中年,发现自己不能再好好地睡一个完整的觉了,有的人甚至会被夜尿憋醒,以前我们把它当成一个玩笑,但现在,随着年纪的增长,身边很多朋友都开始出现这样的问题。    01  为什么会被尿憋醒?  一般到了40岁以上,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有起夜的问题。  年轻的时候,身体会有自然的分泌节律,夜间睡觉的...

易经养生: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!

易经养生:中华传统养生的源头!

  《易经》代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。易经养生内容流存至今,尽管语言由于年代久远难免深奥难懂,但其思想、方法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,中医养生遵奉“阴阳中和”的思想就来源于《易经》。千万年来,中国人独特的养生学依托国学精粹,融入百姓日常生活,以风俗习惯、礼仪规范等形式彰显中华民族健康生活方式。 ...

想要养生,那就种花养草吧!

想要养生,那就种花养草吧!

 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,对花花草草有种天然的感情。当时我们家的院子里,种满了我从各处搜罗来的花,有各色的月季、菊花、玉簪等,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草花。每到春天,月季花开,芳香四溢,其他的花也次第开放,真的是美不胜收啊!  后来,到城市求学,远离了农村,总感觉生活少了一点什么。再后来,毕业工作、结婚生子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