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四季养生 > 夏季养生

夏季养生

  • 最新
  • 浏览
  • 评论

春季养生10法

生活百科5年前 (2019-11-12)493
春季养生10法
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、阳气逐渐旺盛之时,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。 春季是净化调养身体的最佳季节,也是旧病易发的季节。春季怎样养生才能达到防病健身之目的呢? 养阳  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、阳气逐渐旺盛之时,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。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...

夏日养生凉茶

生活百科5年前 (2019-11-12)475
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,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,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。 夏天,偏热多湿的气候容易使人肠胃失调,再加上有的人嗜食辛辣、味重食物,难免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上火、口舌生疮、咽喉肿痛、食欲不佳等症状。凉茶本是广东人的最爱,自古以来,广东人喝凉茶就喝出了...

夏日静心养气防“情绪中暑”

生活百科5年前 (2019-11-12)469
中医认为“夏季属火,易阴虚阳亢,阳亢火气就大”。 中医认为“夏季属火,易阴虚阳亢,阳亢火气就大”。正常的火是生命动力的来源,当人体受到内火(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)或外火(风暑湿热等环境变化)侵袭时,就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。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,高温天气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,从而给人们的心理和情...

夏季养生宜安心

生活百科5年前 (2019-11-12)502
中医讲究季节养生,五脏对应五时,即“春养肝,夏养心,秋养肺,冬养肾,四季养脾胃”。所以夏季养生重在养心,要用“心”来“安神定志”。 夏季骄阳普照,地热蒸腾,一旦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就易出现心烦意乱、全身乏力、食欲不振、胸闷等症状,也难怪人们将其称为“苦夏”。中医上讲“冬储夏耗”,夏天是消耗的季节,一...

夏季养生之以热除热

生活百科5年前 (2019-11-12)523
夏天气温接近人体温度,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,所以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的养生方法。 炎夏来临,为了应对高温酷暑,人们各想高招,可有些招数却可能让人们在享受暂时的清凉惬意之后,使健康受损。如人们常喜欢以冷制热,其实这是个误区。夏天气温接近人体温度,人体散热方式以汗蒸发为主,所以用热来除热才是比较好...

夏日养生要把握时机

生活百科5年前 (2019-11-12)520
夏令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,把握时机通过科学的夏季进补,冬病夏治,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 进入炎炎夏日,夏令也是养生的大好时机,通过科学的夏季进补,冬病夏治,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对证选用是关键。消费者在选购适合自己体质的夏令保健产品时,不妨听听执业药师的建议,切忌盲目选用。夏季除了要关注防暑降温...

夏季养生也需要进补

生活百科5年前 (2019-11-12)498
夏季天气炎热,出汗较多、易耗气伤津,适合吃一些能够补益阳气和津液的食物或药物,但性质要平和、微凉,切忌滋腻、温热之品。 一般来说,人们印象中进补都是冬天的事儿,即所谓冬令进补。其实,夏天也需要进补,而且很重要。比如说,有的人夏天一变天就患病,或者夏末秋初的时候常患病,就是因为在夏天“补”得不足,导...

夏季养生应重养阳

生活百科5年前 (2019-11-12)487
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,逆其极,则伐其本,坏其真矣。 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,逆其极,则伐其本,坏其真矣。——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 盛夏时节,自然界生机勃发、万物生长,古人认为是阳气充旺的缘故,人类养生也应顺时维护保养本能上已经...

中暑急救措施

生活百科5年前 (2019-11-12)524
中暑是以头晕、头痛、恶心呕吐、甚至突然昏倒为特征,是夏季常见的一种急性病,长时间在高温状况下工作也可出现类似的症状。 中暑是以头晕、头痛、恶心呕吐、甚至突然昏倒为特征,是夏季常见的一种急性病,长时间在高温状况下工作也可出现类似的症状。中暑重症,体温多在39℃以上,病人面色苍白,并有昏厥等症状。...

慢性病患者夏季锻炼注意事项

生活百科5年前 (2019-11-12)453
糖尿病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一些水果糖、饼干、馒头、面包等,以便及时改善可能发生的低血糖症状。 糖尿病患者  许多糖尿病患者喜欢出门活动筋骨,如郊游、游泳等。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体质、降低体重、增添生活乐趣,还可以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,使血糖下降。但是,锻炼的方式及运动量要因人而异,量力而...